
最新动态
唐奈的落网沉重地打击了美国中情局,此后中情局再也不敢派特工进入中国境内。
朝鲜战争如火如荼,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着激烈的角逐。形势对美军渐渐不利,他们急于扭转战局。于是,美国中情局决定派出一支特殊的力量,潜入中国境内刺探军情、搞破坏活动,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制造麻烦。
这项秘密任务的负责人,就是中情局的王牌特工约翰·唐奈。此人是美籍华裔,精通汉语,熟悉中国文化,有着丰富的情报工作经验。早在二战期间,他就作为美军情报人员,在中国战场上活跃过。战后又受中情局重用,执行过许多绝密任务。此番作为美方最得力的人员,被派往中国大陆,可见美方对这次行动寄予厚望。
为配合唐奈行动,中情局还从海外华人中秘密招募了一些身怀绝技的人员,组成了一支精干的特工队伍。其中不乏熟悉中国地形、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特工,他们要分别充当向导、译员、无线电报务员等角色。唐奈亲自挑选队员,对他们进行严格训练,向他们传授各种谍报技能,力求做到万无一失。
在一个秘密基地,特工们接受了最后的训练和任务告知。他们计划乘飞机秘密潜入中国东北地区的长白山,先期建立一个情报收集站。然后分头深入中国腹地,打入志愿军内部搜集情报,并适时实施破坏。行动代号为"文书行动",意在用文化人的身份作掩护。唐奈向队员们强调,这将是一场险象环生的斗争,要有献身的准备。
1952年深秋的一个夜晚,黑色的飞机缓缓降落在长白山的密林中。唐奈和几个队员利用降落伞跳下,迅速解开伞具,将其掩埋。凭借事先准备的地图,他们向预定地点进发。途中小心翼翼,不敢惊动树梢上栖息的鸟儿。几个小时后,他们到达一处隐蔽所,这是日军当年为掠夺木材而修建的木屋。队员们见屋舍残破,但权且当做落脚点。他们搬开杂物,支起帐篷,架设起无线电台,很快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秘密基地。
唐奈一方面指挥队员伪装成猎人、商贩的样子,向山下村庄打探消息,刺探军情;一方面亲自率领几个得力助手,寻找志愿军的踪迹,准备深入他们内部安插眼线。在秘密基地,无线电台昼夜不停地向外发报,将搜集到的情报源源不断地传回中情局总部。然而他们不知道,他们的一举一动,早已引起了志愿军的警觉……
深秋的长白山区,寒意渐浓。驻守在这一带的志愿军某部却暗流涌动,他们察觉到了美国特工的异常活动。根据侦察兵发现的蛛丝马迹,军分区领导判断敌人已通过空投渗透到我根据地,这些特工极有可能潜伏在深山老林之中。上级当即成立了一个特别行动小组,由延边军分区公安八十四团军训部部长吴亨模带队,对可疑地区展开地毯式搜索。
寻找间谍无异于大海捞针,但我军官兵凭着丰富的反特经验和敏锐的直觉,很快就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痕迹。他们在长白山的一处山谷发现了用过的降落伞绳索,在山谷中的木屋附近发现残留的营火灰烬,种种迹象表明,那里很可能是特工的藏身之处。吴亨模当机立断,命令部队兵分三路,分头向木屋包抄过去。
激战在所难免。三路人马杀到木屋附近时,美国特工显然已有准备。双方在山林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游斗,机枪子弹横飞,手榴弹爆炸声不绝于耳。我军战士英勇杀敌,最终全歼了这股敌特武装,俘虏了几名特工。经过审讯,从他们口中得知,潜伏在中国境内的还有一个所谓"文书团队",其首领正是臭名昭著的唐奈。
吴亨模深知唐奈是美国中情局的王牌特工,擒获他当然不易。但这次行动的重大意义已不言而喻,若能生擒唐奈,无疑会给敌人以沉重打击。于是,军分区进一步调动兵力,围绕"文书团队"的活动区域,布下天罗地网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最终在附近的山洞里发现了张再文等几名特工,并通过他们制定了抓捕唐奈的诱捕计划。
诱捕唐奈的行动可谓惊心动魄。我军事先用电台向唐奈发出诱饵情报,声称要他亲自来中国境内接应一名重要特工。唐奈果然上当,驾机飞抵约定地点。就在他即将接应那名"特工"时,四周山头的高射机枪突然开火,数百发曳光弹划破夜空,照亮了他的飞机。飞机急转弯想要逃离,却被密集的火力击中,最后只能硬着陆。唐奈跳伞逃生,却被我军战士生擒。这一战,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图谋。
1954年,最高人民法院以间谍罪,判处唐奈无期徒刑,他的副手费克图也被判刑20年。消息传回美国,引起了轩然大波。中情局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,元气大伤。据史料记载,在唐奈被捕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中情局不敢也无力派遣特工深入中国腹地从事间谍活动了。可以说,唐奈案的成功侦破,极大地挫败了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渗透阴谋,为抗美援朝扫清了后方隐患,意义十分深远。